永远怀念-百万用户的选择!

永远怀念

当前位置: 永远怀念 > 丧葬礼仪 >

中山古代殡葬史话

中山古代殡葬史话:一、中山古代殡葬沿革中山古代的殡葬习俗,多为“二次葬”。在八十年代的全市文物普查中发现,中山古代..
 一、中山古代殡葬沿革  中山古代的殡葬习俗,多为“二次葬”。在八十年代的全市文物普查中发现,中山古代先民在明代以前多是仿照佛教的殡葬习俗,即多采用火葬后,用陶魂坛贮藏骨灰埋葬,多没有筑设坟墓。这从八十年代文物普查中出土的大量宋代以前的各种形制陶魂坛得以佐证。但也有一些有一定地位和有钱的商贾人家,是采用石板筑设墓葬的,如1986年在大涌安堂小洋山发掘的,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香山县教谕高玄生墓,以青砖和花岗岩石砌墓室,用木棺盛尸体,以松香等作保护层掩埋封土保存。1994年在坦洲月环村发现的宋元佑年间(1087年-1094年)古墓,同样以砖石砌筑墓室,以木棺盛尸,松香等作保护层掩埋封土保存。在同一地点出土的南宋古墓则为二次葬的模式,从未完全焚化的残骸和佛珠遗物来判断,是一僧人的墓葬。位于神湾芒冲村的宋代高添墓同样是土坟堆砌的墓葬……,这些墓多为一次葬坟墓。由此可见,中山在宋以前多为死后用木棺殓尸埋葬。至明代始多为“二次葬”。  据历代《香山县志》记载:“丧祀于死者就瞑时,即动鼓乐或有施放爆竹者。百日内好作佛事然,惟附城如是,余不尽然。县城葬礼尚简,妻妾子妇止送,诸门乡虽戚属妇女亦至葬所举哀,其富者惑于堪舆家言。有一室而停数柩至数十年者,则在城、在乡几同一辙。”从文物普查时所得,中山古代多循旧例,其丧葬礼俗多为鬼神崇拜。古代先民认为人死后鬼魂会附在尸体上,于是,其亲人们出于敬畏心理,便将死者沐浴更衣,妥善处理。相传,在古代我国的汉族地区就已流行用木凿成棺木殓尸埋入地下安葬以保护尸体。到了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徒多有火葬之俗,他们认为用棺木装尸体会束缚鬼魂,因此,当人死后,要从速消毁尸体,使附在尸体上的鬼魂能早日归于冥间。由此,古代的人们就按佛教的丧葬习俗来办丧事,多采用火葬之俗。但是,不管是土葬或是火葬,古代的中山人和中国的汉人,都有建坟墓之俗。何为坟墓?通常来讲,坟是埋葬死人而筑起的土堆,墓即墓地,是埋葬死人的处所。《方言》称:“凡葬而无坟谓之墓。”相传,在殷代,墓地上是不住坟堆的,如《礼记·檀弓记》载:“古也墓而不坟”。到了周代才开始在墓地上筑起坟堆,但这只是贵族阶层的特权,坟堆的大小取决于权位的高低,即按官价等级来筑设坟堆。同期不但有建坟堆的习俗,而且还要在坟上种树。如《白虎通·崩薨》所述:“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至于庶人(泛指平民百姓)则“不封不树”(《礼记·王制》),由此可见,在周代开始出现坟墓时是有等级制的,而平民百姓死后既不封土建坟,也不种树,只是草率安葬。通常来说,在古代坟的作用,主要是作为墓的标志,尤其是为了显赫家族的爵位高低;在坟堆处种树也是作为墓的标识,如汉仲长统《昌言》一文中所述:“古之葬者,松柏梧桐以识坟也。”   但就中山现行政区域的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发现,在先秦史前的坟墓,多在沙丘遗址中,基本上是火化后用陶魂坛贮存骨灰埋葬,没有发现象中原地区那样的先秦古墓葬。据目前我市文物普查所得,现存的古墓葬,有具体年代落款的,最早的是元至正七年(1347年)的刘禘祐墓。该墓用花岗岩石砌成,置有石护栏围墙,分三级用石板块铺设拜埕;墓穴用石板块覆盖;碑前置有石祭坛,高约七十公分,约16平方米,祭坛四周石板阳刻祥云纹饰;三级围墙上均置有仿古歇山顶石雕构件;碑上置有宝塔刹石雕构件。整座坟墓按古代社稷壇式建筑风格来建造;占地约160平方米。据调查,该墓的主人生前承父荫贵为太仓宰(即元代时江苏省六部宰相,官至二品),后因避战乱,与部分家人迁徙回故乡香山定居,死后择吉地安葬。该墓葬至今未有重修,尚保留原建筑布局和建筑风格,极具元代古建筑艺术,也是我市现存的元代建筑物。除该墓葬是用石筑砌坟墓外,在大涌出土的元代教谕高玄生墓;坦洲出土的宋元祐古墓等,其形制均接近,从考古发掘情况看,这时期的坟墓,都是用木棺一次葬。而到了明代中期,中山的殡葬习俗多改为二次葬。相传,在明代中期,中山的先民认为人死后埋入地下,因地下水位高,会容易造成尸体腐烂,为此,便在封棺入土十年后,择吉日请忤作将埋葬之棺木打开,把骸骨起出,按人坐姿把骸骨用瓮贮存,再埋葬,并起坟墓安葬,这就是二次葬。  中山人历代对于先人,尤其是祖宗是非常重视的。他们认为自己的祖宗或先人过世后,如果下葬后不起坟墓,就子孙后代而言是大逆不道的,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在古代起坟墓是对祖宗或先人的“礼貌”,由此说明了中山先民礼仪习俗思想观念向墓葬文化的惨透及影响。他们认为,建起坟墓,表示这块地方是死者安葬之所,是其祖宗最终之归属,因此,古代多以土葬为主,并追求厚葬之风,这包括请“师傅”看风水,选吉地,挖墓穴,建坟墓等等。这些做法,实际上是便于后人去祭奠与纪念先人,也说明了生者和子孙后代对先祖感情上的一份牵挂,同时也是对先祖死前功绩的一种显赫,因为,古代建造坟墓是有等级观念的,死者生前等级不同,死后建坟墓其埋葬方式和坟墓大小与位置都不同,《荀子》说:“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像)其生以送其死也。”又称:“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也就是说葬仪中的等级,实际上是人活着时社会地位的廷伸。这从我市文物调查中,发现和发掘的古墓葬是很好的说明。  除此之外,在古墓调查和文物普查中发现,中山古代没有发生殉葬陋俗和贵族死后杀人陪葬的恶习。从多处古墓发掘的情况来看,中山古代随葬的明器(古代随葬的象征性器物)也不多,出土的器物多是一些死者生前喜爱的物品,如墨砚、铁剪刀、碗、碟和铜钱等物件。  俗话说:“夫妻不求同日生,但求死后同穴葬”。相传夫妻葬于同一墓穴之俗,古而有之,据考古学家认为,夫妇合葬的普遍流行是西汉中叶以后的事。如《乐府诗集·古诗为焦仲卿作》称:“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从我市古墓及文物调查情况来看,从宋代起就有夫妇合葬之俗,到了元代,夫妇合葬多为有钱人家;至明代,夫妇合葬和家族合葬的现象较多出现。另外,在明清时代,出现多年停棂柩,待妻死后一起合葬之俗,如黄圃镇黎惠爱先人生于清康熙戊午年(1678年),终于雍正甲寅年(1734年),大殓后,家人在家停棂柩至乾隆壬申年(1752年),待其妻杨氏安人死后大殓时一起埋葬,停柩18年之久。由此可见,中山古代殡葬之习俗。再者,中山一些沙田区,尚保留了“死人灯笼报大数之俗,如东升古代先人死后,在出殡时要用白纸裱扎灯笼,在灯笼上写上死者的姓和寿命,但要将寿辰写大10岁,即死时是50岁,而在其出殡的白灯笼上要写成60岁,以示死者长寿,这一习俗沿用至今。  在对古墓调查的同时,我们发现古墓所在地有一些村落,是当年某些氏族为看守墓园而迁徙聚居的,这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比如说古宥村刘姓;南区龙眼树涌、寮后村等刘姓氏族,多是元代至明代时从沙溪龙瑞村迁徙到当地看坟而聚居于现址的。其墓葬周围的田地,称作税田。看坟人便在当地开枝散叶,但其习俗仍旧按原氏族和原村落之俗,包括方言等,每年祭祖时还有“金猪”分,以示是同一祖宗的氏族。  二、中山古代墓葬建筑特色从近二十多年的文物调查和境内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中山的古代墓葬,是有其建筑特色的。  先秦时期至宋代末年,中山的墓葬多以火化后以陶魂坛贮存骨灰,再埋入地下,堆起坟头,并在坟堆两侧种植树木和在坟前竖立一块墓碑。但其贮存骨灰的陶魂坛,是很讲究的,从考古出土的宋代早期陶魂坛来看,大多数的遗物多为有盖的陶器,通高多为25-35公分左右,腹部直径约30-35公分左右;器表多饰以酱黄色釉,坛内为素色,器表多为半截釉;器底多为平底或矮圈足,不饰釉;多在器物的肩部饰以麻花或水波纹作装饰;盖上多饰以圆纽或宝刹状钮,并饰以条纹状装饰。到宋代中期,陶魂坛的形制有较大的改变。其形制体积变大,多在器皿的肩部贴附狮子、扁柱(内有佛像纹饰)、立俑、模印供养人像、围栏等装饰物;器身多饰以水波纹或锥角形纹饰;大部分为高圈足和平底;多施以酱黄釉;均有塔刹形盖。  从土葬的坟墓来看,中山先秦的墓葬多为魂坛贮藏骨灰埋葬筑土坟,至今没发现有墓。目前,中山发现的坟墓,有确凿纪年的是宋代(金代)期间的墓葬,如库充村的陈天觉夫妇合葬墓;坦洲月环村的无名氏两处墓葬;五桂山镇大尖山的马会龙墓;神湾镇芒冲村添公山的高添墓等,由于经过多次重修或已发掘,已反映不出当时的原貌,很难予以叙述。而元代年间所建,且是没有重修的,多为石棺或石墓。如湖洲山的元至正七年(1347年)刘禘祐墓、大涌小洋山的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高玄生墓等等,这些墓葬多为石棺和砖砌坟墓。这种习惯沿袭至明代中期,如板芙镇虎爪村的何述铉墓;坦洲镇铁炉山的陈可学夫妇合葬墓;南区湖洲山、寮后罗伞地等的刘氏祖墓群等墓葬,均为石砖混合结构建成。而从沙溪发掘的明代砖瓦窑出土的明代砖来看,是与明代的墓葬砖相同,这可佐证了中山在明代多用砖砌墓室,也说明了在明代,中山多采用二次葬的习俗。  从文物调查中发现,在宋、元时的墓葬,多以石头作墓室,墓穴底层多为灰沙三合土夯成平底,然后用花岗岩石打成长条石板或用砖块砌成墓墙,放入棺木后,用石板覆盖,四周放入碳木、石灰和松香等填充物,复土成坟,砌墓。地表上面,还用三合土砌拜埕、坟茔、挡土墙、扶手等附属建筑。在墓前立有“墓志”或“墓表”。从现存的宋、元、明代的墓葬石构件来看,中山古代的坟墓构筑多采用石雕构件,图案多为“鳌鱼戏珠”、“单檐门楼”、“歇山式屋顶”、“硬山式屋脊”、“宝塔塔刹”以及“金元宝”等形状。在坟墓扶手处(也有称护土栏、坟栏等)多采用“书卷”纹三合土或石构件筑建。到明末清初,相继出现了“草龙”、“狮子”、“豼貅”、“麒麟”、“石狗”、“石虎”、“石马”、“石兔”、“石羊”等镇墓神兽或吉祥物,置于坟墓前。在清代,一些中山的古墓葬,是由皇帝颁旨而建的,在这些坟墓前,或附近建有石刻“圣旨”碑或“天诰命”、“抱鼓石”等石构建。而作为“墓表”的石刻,一般来说是平放置在墓前,中间处开凿有一长方形的“槽”,用以插香烛。“墓志”(又称“墓碑”)上的碑额多“阳刻”三个“寿”字及蝙蝠、书卷、祥云等石雕图案。在坟墓后面都建有“后土”,并竖立一块石碑构建,上刻“××府后土”等字样。  三、中山古墓葬与“风水”学有关  中国的古人历代尊孔敬贤,尤其是对于其祖先的逝世,均有厚葬之风,因此,古代的中山人,在其祖先未亡时,就要找“风水佬”看风水了。也就是要选坟地、人死后要选日子大小敛、出殡等等。何谓“看风水”?一般来说,风水亦称“堪舆”。相传,汉代的青乌子精“堪舆”之术,因此“看风水术”又称“青乌之术”。其主要是根据屋宅或坟地四周的风向、水流、山势等形势去判断住家或葬家的祸福吉凶等,俗称为“看风水”。中山古代的墓葬,多有找“占卜”或“道僧”之人去看屋宅或坟墓地之俗,故而,现保存下来的古墓,多在深山之所,也流传有“左青龙,右白虎,靠玄武,向朱雀”或“家山发”等说法。从这些墓葬来看,多数也是依山势而建,从其墓葬的占地面积、建筑结构、建筑布局等来判断,中山古代的墓葬均是请“风水佬”看过来选址的。  由此,我们可以从现存的中山古代坟墓中,了解到中山古代的殡葬史,也可了解到中山部分氏族的迁徙史、古代中山礼仪习俗、古代中山人类文化史及中山古代建筑艺术等等,也是进一步研究中山古代史、近代史的实物佐证。(据:中山文化信息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网上扫墓
相关文章
微信建馆
扫描上面二微码,免费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