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怀念-百万用户的选择!

永远怀念

当前位置: 永远怀念 > 挽联大全 >

清代挽联趣谈之二

清代挽联趣谈之二:  清代挽联趣谈之二  清代的大臣逝世后,皇帝一般都会给逝者赐谥号、赐恤或赐祭葬,而赐挽联的很少。但林则徐在咸丰年间(公元1850年)逝世后

  清代挽联趣谈之二

  清代的大臣逝世后,皇帝一般都会给逝者赐谥号、赐恤或赐祭葬,而赐挽联的很少。但林则徐在咸丰年间(公元1850年)逝世后,文宗皇帝(咸丰帝)却第一次赐了挽联,可算是给林则徐特殊礼遇了!联云:

  "答君恩清慎忠勤,数十年尽瘁不遑解组归来,犹自心存军国;

  殚臣力崎岖险阻,六千里出师未捷骑箕化去,空教泪洒英雄。"

  该联客观地对林则徐一生作了总结和评价,肯定了林则徐不畏险阻忠心报国的英雄气概。

  孙髯翁是诗文俱佳的学者,也是著名之"大观楼长联"的作者,但人生坎坷功名不显。他一生贫困,常为吃穿而奔波,老年不得已卖卜为生。他为自巳撰了一副挽联云:

  "这回来得忙,名心利心,毕竟糊涂到底;

  此番去甚好,诗债酒债,何曾亏负着谁。"

  该联以风趣通俗的笔调,发泄对社会的不满,抗议当局不重贤才。他以不欠诗债,不欠酒债,离世洒脱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乐观和孤傲。孙髯翁因性格孤傲不曲从,受到当局的排挤,以至生活困苦。他写了许多诗文,但买书无钱,诗集校对完了,可刻印又无钱,故甚感委屈忧愤。

  翁同龢是反感慈禧太后专横淫威的一位文人,对清末朝政有股不平之气,他临终时口占一首骂慈禧一班人的诗云:"六十年中事,伤心到盖棺。莫将两行泪,轻向竖曹弹。"而他还为自己写了一副寓意深沉,极有特色的挽联云:

  "朝闻道夕死可矣;

  今而后吾知免乎。"

  该联的上联出自<<论语.里仁>>,下联出自<<论语.泰伯>。而翁同龢将<<论语>>中的这两句用于自挽联,实为抒发心中之不平。

  清人詹麟飞步入老年后,他发现大半的旧友都逝世了,不免惋惜哀叹!他情真意切地为好友写了一副挽联,并在哀悼中寓意了对好友的敬佩之情,确也是一副佳联。该挽联云:

  "老泪我无多,数落落晨星,从此骅骝空冀北;

  雄才君未尽,叹茫茫泉路,相随鸿雁到荆南。"

  清代的一位才女汪宜秋,不仅才华出众,而在重友情上也很有男子气概。当她的闺中女友病逝后,她极为怀念这位好朋友,故为女友写了一副很富情意和文采的妙联:

  "入梦想从君,鹤背恐嫌凡骨重;

  遗真添画我,飞仙可要侍儿扶?"

  如果把才女这副妙联译为白话,她为女友写的挽联之译意是:"我在梦中想跟你同去,可担心我的凡骨重仙鹤驮不起;我想在你遗像旁添上我的画像,可不知仙女是否要人侍候? "

  老年丧子,这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也是人生最大不幸。清张仲甫老来痛失儿子,他为儿子写了一副挽联,可谓如泣如诉,字字痛切,令人不忍视读。其联曰:

  "嗟吾多病爱闲,何堪垂老零丁,又折此刚强一臂;

  念尔母哀妇弱,未得抱孙慰藉,忍听他惨戚双啼。"

  "挽联"一般都是寄托哀思和怀念逝者,但郭嵩焘为左宗棠所写的挽联,却有评说事非之意。该联云:

  "世须才,才亦须世;

  公负我,我不负公。"

  为何郭嵩焘会这么大肚,而不负己负自己的左宗堂呢?这就需了解二人的过去了。左宗棠未发达时,郭嵩焘举荐他为湘阴孝廉。后来左宗棠又被人告发,郭嵩焘又在尚书面前为他说好话,可见郭嵩焘有恩于左宗棠。在郭嵩焘外任广东巡抚时,己作高官的左宗棠却上奏章弹劾郭,从此二人绝交。多年后,二人都退居回湖南家乡,一天左宗棠上门拜见郭嵩焘。认为左宗棠忘恩负义的郭嵩焘,拒而不见。可左宗棠推门直入,并高声说:"吾与君皆将老死,尚负气耶?"郭嵩焘才出来相见,但指责左宗棠说:"汝为何三次上奏折弹劾我?"可左宗棠却坦诚说只弹劾过一次。后来二人开始交心畅谈,慢慢化解了些前嫌,郭嵩焘也想开了。所以郭为左写的挽联中,下联才有"公负我,我不负公。"之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网上扫墓
微信建馆
扫描上面二微码,免费建馆!